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按市場標準70%收租,市房管局發(fā)布《武漢市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辦法》詳細解讀

長江日報-長江網(wǎng)5月22日訊(記者冷靖華)變“先繳后補”為直接按優(yōu)惠標準計租,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以上保障家庭按市場標準的70%收租。5月22日,長江日報-長江網(wǎng)記者從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了解到,市房管局對4月22日發(fā)布的《武漢市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辦法》中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,進行了詳細解讀。

據(jù)了解,目前我市公租房保障方式,主要為公租房實物配租和發(fā)放住房租賃補貼。其中,城鎮(zhèn)低保、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以實物配租為主、租賃補貼為輔,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以租賃補貼為主、實物配租為輔;無房新就業(yè)職工、在漢穩(wěn)定就業(yè)的外來務工人員實施階段性保障,以發(fā)放住房租賃補貼為主(外來務工人員僅享受住房租賃補貼保障,且僅對本人發(fā)放)。

變“先繳后補”為直接按優(yōu)惠標準計租 

低收入以上保障家庭按市場標準的70%收租

據(jù)介紹,按照我市現(xiàn)行政策,對于實物配租的公租房,實行“市場租金、租補分離”“分檔補貼、先繳后補”的租金繳交形式。

此次《辦法》中,將實物配租公租房的租金繳交方式,由原來的“先繳后補”調整為直接按優(yōu)惠標準計租,實行差別化租金,按照配租家庭住房困難程度及收入情況,分別對應低保、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三部分困難家庭,給予不同檔次的租金減幅。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以上的保障家庭,均實行按市場標準的70%收租。

此外,貨幣化補貼家庭的分檔標準,也相應調整為低保、低收入、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三檔(原為低保、低保2.5倍收入家庭、中等偏下收入家庭),三檔困難家庭對應的補貼系數(shù)分別為1.0、0.8、0.4。同時規(guī)定已享受租賃補貼的保障家庭,其租賃補貼總額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執(zhí)行,最大限度為困難家庭提供保障。

搬遷期不超過6個月

且按原標準收租

《辦法》中,將搬遷期設定為“不超過6個月”,搬遷期內按原租金標準收租。

同時,考慮到承租人的困難特殊性,《辦法》規(guī)定在搬遷期滿后,承租人確無其他住房可遷入的,允許其繼續(xù)承租,但須按照項目評定的市場租金標準收租。

原承租人一旦不再符合“無房可遷入”狀態(tài),即應按照公租房管理相關規(guī)定,依法要求其退出公租房。

保障方式可以變更

按照《辦法》,在城鎮(zhèn)低保、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以實物配租為主、租賃補貼為輔,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以租賃補貼為主、實物配租為輔的原則下,在選擇租賃補貼的保障家庭,可以在規(guī)定期限后,申請變更保障方式為實物配租;選擇實物配租的保障家庭,可申請變更保障方式為租賃補貼;但已經(jīng)享受實物配租的保障家庭,應當先行退出所承租公租房。


  鄂公網(wǎng)安備 42011502001152號

延长县| 嘉定区| 铜川市| 吴忠市| 尤溪县| 阳西县| 新民市| 长岭县| 阿鲁科尔沁旗| 馆陶县| 镇宁| 天峻县| 邯郸县| 临城县| 尚义县| 新营市| 辽宁省| 彭泽县| 霸州市| 元氏县| 青海省| 舟曲县| 道孚县| 襄城县| 霍州市| 澄江县| 郸城县| 井冈山市| 周宁县| 屏东市| 福清市| 新竹市| 仁怀市| 克山县| 永顺县| 辽宁省| 溆浦县| 柳河县| 深水埗区| 揭阳市| 桃园县|